最高检:从严把握不起诉,醉驾案件实刑率上升至63%

fxpk3个月前未分类244

  检察机关从严把握不起诉

从严提出缓刑量刑建议

     醉驾案件实刑率上升至63%


记者从2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为主题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两高两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下称《意见》)以来,危险驾驶罪立案数大幅下降,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危险驾驶犯罪30.3万人,同比下降42.3%;提起公诉危险驾驶案件25.5万人,同比下降16.8%。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作出不起诉3万余人,不起诉率约为10%,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新闻发布会发布的5件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典型案例引发不少关注。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普通犯罪检察厅厅长侯亚辉在介绍案例二——贾某坤危险驾驶案时指出:“被告人贾某坤吃完年夜饭后无证、酒后驾驶小型汽车,造成6人受伤的交通事故。为准确定性,检察官实地走访案发地,驾车模拟被告人行进路线,查清案发时段该路线车流量、人流量等情况,依法准确认定为危险驾驶罪。对具有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汽车、造成他人受伤的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等从重处理情节的案件,依法以危险驾驶罪提起公诉,并从严提出量刑建议,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据悉,《意见》出台后,进入司法环节的犯罪案件大幅减少。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严把握不起诉,从严提出缓刑量刑建议,实刑率上升至63%,刑事处罚力度加重。


2025年危险驾驶罪(醉驾)立案定罪量刑最新标准一览表:

立案标准
80毫克/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150毫克/100毫升
80毫克/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150毫克/100毫升 15种从重情形
150毫克/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
注:可不认为是犯罪,不予立案,②③一律立案
免罪标准
血液酒精含量<150毫克/100毫升
出于急救伤病人员等紧急情况驾车,且不构成紧急避险
在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因挪车、停车入位等短距离驾车
由他人驾驶至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接替驾驶停放的,或为交由他人驾驶,自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驶出
其他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形
醉酒后不得已驾车,构成紧急避险
注:-不具有15种从重情形,不立、撤案、不诉、无罪,②-⑥无酒精含量要求
免罚标准
血液酒精含量≦180毫克/100毫升,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驾驶的动机和目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道路情况、行驶时间、速度、距离以及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认为属于犯罪情节轻微
醉酒后出于急救伤病人员等紧急情况,不得已驾驶机动车,构成紧急避险,但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注:参考4种从宽情形,一般不具有15种从重情形、10种不适用缓刑情形

缓刑标准
血液酒精含量≦180毫克/100毫升等,不具有10种不适用缓刑的情形

注:需满足刑法72条规定

罚金标准
起刑点一般不低于1000元至2000元,每增加一个月拘役,增加1000元至5000元
注:非营运醉驾当前各地上限一般为2万元
刑期1-6个月,可具体到15日,最低不少于1个月


4种从宽情形:(1)自首、坦白、立功的;(2)自愿认罪认罚的;(3)造成交通事故,赔偿损失或者取得谅解的;(4)其他需要从宽处理的情形。


10种一般不适用缓刑情形:(1)造成交通事故致他人轻微伤或者轻伤,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未赔偿损失的;(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4)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汽车的;(5)血液酒精含量超过180毫克/100毫升的;(6)服用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的;(7)采取暴力手段抗拒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实施妨害司法行为的;(8)五年内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查获或者受过行政处罚的;(9)曾因危险驾驶行为被判决有罪或者作相对不起诉的;(10)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15种从重情形:(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3)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汽车的;(4)严重超员、超载、超速驾驶的;(5)服用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的;(6)驾驶机动车从事客运活动且载有乘客的;(7)驾驶机动车从事校车业务且载有师生的;(8)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的;(9)驾驶重型载货汽车的;(10)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的;(11)逃避、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的;(12)实施威胁、打击报复、引诱、贿买证人、鉴定人等人员或者毁灭、伪造证据等妨害司法行为的;(13)二年内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查获或者受过行政处罚的;(14)五年内曾因危险驾驶行为被判决有罪或者作相对不起诉的;(15)其他需要从重处理的情形。


相关文章

附条件不起诉,让涉案未成年人青春不“迷航”

1 前言“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谢谢检察官......”近日,在附条件不起诉宣告会上,涉罪未成年人小哲(化名)充满感激地说道。2 基...

11种刑事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汇总

11种刑事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汇总一、法定不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和第十六条规定,具有以下七种情形之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一)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二)情节显著轻...

什么情况下检察院会不起诉?被不起诉会留下案底吗?

刑事案件被移送到检察院后,当事人能争取的最好结果就是不起诉了。不起诉可以说是案件在检察院阶段的最后机会,务必要好好把握。那么什么情况下当事人能被不起诉?被不起诉了会留下案底吗? 根据刑诉法规...

创新"不起诉+"模式 刚柔并济筑牢长江渔业资源养护屏障

创新"不起诉+"模式 刚柔并济筑牢长江渔业资源养护屏障

团风县创新建立“不起诉+行政处罚+长江巡护+增殖放流”行刑衔接机制,破解长江禁渔执法案件执行难题。2024年以来已办理相关案件15件,生态补偿放流鱼苗2.6万尾。机制破冰强协同建立农业农村、公安、法院...

刑事案件不起诉是否等于无罪?谁会有案底?

刑事案件不起诉与作出无罪判决,这两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有什么区别?很多网友在实践中咨询这类问题,本期就重点给大家说一说。首先从作出机关来看,不起诉是由检察院作出的,而无罪判决是由法院作出的。相同点是刑...

哪些情形可以不起诉?刑事案件不起诉的4种情形

刑事案件绝大多数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要由检察院来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至法院。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审查后做出不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审判而终止诉讼的决定。不起诉则犯罪嫌疑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