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起诉+"模式 刚柔并济筑牢长江渔业资源养护屏障

fxpk2个月前未分类110

团风县创新建立“不起诉+行政处罚+长江巡护+增殖放流”行刑衔接机制,破解长江禁渔执法案件执行难题。2024年以来已办理相关案件15件,生态补偿放流鱼苗2.6万尾。




机制破冰强协同





建立农业农村、公安、法院、检察院四部门协同机制,出台行刑衔接实施细则,通过对非法捕捞违法情节、社会危害后果以及入刑对涉案当事人家庭的影响等综合考量分析,统一非法捕捞案件不起诉标准,创新“行政处罚+巡护宣传+生态补偿”执行体系,既对社会公众非法捕捞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又彰显执法温度。





闭环执法显刚性





不予起诉的案件,由检察机关要求涉案人员先到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接受“行政处罚+长江巡护+增殖放流”处理,执行完毕后,再由检察机关下达不予起诉决定书,破解了以往涉案人员拿到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书后拒绝配合行政处罚的难题,形成了案件办理闭环。





柔性治理见温度





2024年10月份以来,全县共组织禁渔违法涉案人员参与长江巡护及禁渔宣传105人次,开展现身说法活动5场,通过“违法者变守护者”的沉浸式教育,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效果,既教育了涉案当事人,又引导了社会公众对长江十年禁渔的支持理解,形成了共同监督、自觉抵制的良好禁捕氛围。     


图片


相关文章

二十七种法定不起诉情形汇总

 刑法中规定的不构成犯罪,法定(绝对)不起诉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危害药品安全犯罪  &...

附条件不起诉,让涉案未成年人青春不“迷航”

1 前言“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谢谢检察官......”近日,在附条件不起诉宣告会上,涉罪未成年人小哲(化名)充满感激地说道。2 基...

什么情况下检察院会不起诉?被不起诉会留下案底吗?

刑事案件被移送到检察院后,当事人能争取的最好结果就是不起诉了。不起诉可以说是案件在检察院阶段的最后机会,务必要好好把握。那么什么情况下当事人能被不起诉?被不起诉了会留下案底吗? 根据刑诉法规...

如何把握认罪认罚案件相对不起诉适用要素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需要对全案证据进行审查,只有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时,方可根据其认罪认罚等情节,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否则,应根据案件情况作出其他决定。检察机关审查认罪认罚案件时,可以在程序上从...

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7种类型、流程及法律救济途径

01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七种类型(一)法定不起诉(绝对不起诉)1.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2....

公职人员不起诉,被会被开除吗?

一、什么是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是指已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从而免除刑事处罚。《刑法》第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